揭秘!雁门之战--北宋对辽战难得的一场大胜。

更新时间:2023-04-01 13:18:13 作者:智慧百科

  公元980年,辽西京大同府节度使、驸马、侍中萧咄李率十万大军,气势汹汹地向雁门关进发,这是辽国向北宋发动的第二次大举南侵。

  雁门关地处北宋与辽交界地带,是北宋防御辽国进攻的重要关口,守将杨业时任州刺史。杨业即世传“杨家将”中杨继业的原型,骁勇善战,外号“杨无敌”。此时,杨业麾下仅有守军数千人,面临大敌来攻,他急遣信使请求节制西北边疆军事、正驻守太原的潘美发兵援助。

  而潘美却拒不发兵。他以为,雁门关虽是战略要地,但只能暂时阻挡辽兵的攻势,并不能用来坚守以长期拒敌。因此,潘美只是积极准备固守太原,没有发兵援助杨业固守雁门的打算。

网络配图

  辽兵已至雁门关,潘美却按兵不动,仅凭杨业的数千兵马守关,势必无法抵挡萧咄李的十万大军。在此危急关头,杨业只得冒险设计,欲用奇兵袭击辽军统帅的指挥部,“擒贼先擒王”,若辽军统帅被擒获,则辽之十万大军可不战自溃。以数千骑袭击敌人十万大军,诚为至难至险之事,而事已至此,杨业别无选择。

  计议已定,杨业留副将守雁门关,自己则率“麾下数千骑自西径而出,由小径至雁门北口,南向背击之,契丹大败。”根据这段记载,可知杨业乃是采用从敌人背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战术,一举将辽军击溃的。

  当时,辽军正在准备进攻雁门关,没料到宋军会在背后猛插一刀,又不知宋军到底有多少人马,顿时大乱,纷纷逃窜。

  混战中,杨业判断辽军统帅必在中军旌旗簇拥之处,于是率军猛攻辽军中军。只见辽军旗鼓簇拥之处,有一人骑着一匹高大骏马,杨业知此人必是辽军主帅,乃率众击之。骑骏马者正是辽军统帅萧咄李,在宋军的猛烈冲杀下,其左右卫兵皆被冲散,萧咄李竟被宋军斩杀。

  萧咄李一死,辽军顿时成了一盘散沙,皆无心恋战。守卫雁门的宋兵见杨业袭击成功,也开关杀出,辽军大溃,退至大同。杨业挥军追杀,擒获辽军都指挥使李重海而还。

网络配图

  杨业以少胜多、取得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传至太原,潘美不信,及查证属实,顿时恼羞成怒,妒火中烧,竟上疏宋太宗,劾奏杨业之短。幸好宋太宗此时还算明智,将潘美的“谤书”封好,遣使送给杨业看,并升杨业为领云州观察使。兼代、郑南州刺史,算是对杨业雁门关大捷的奖赏。

  雁门关大捷是宋辽战争中宋朝为数不多的胜仗之一。杨业在大敌临关的危急时刻。毅然实施背后袭击之中军的战术,而不是被动地据关防守,变被动为主动,其胆其识,极为卓越。

以上就是揭秘!雁门之战--北宋对辽战难得的一场大胜。的相关介绍,希望能对你有帮助,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,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,有很多揭秘!雁门之战--北宋对辽战难得的一场大胜。相关的拓展,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。

为您推荐

揭秘!华夏农耕文明为何能多次击败北方外族?

  农耕相对于游牧的好处就是,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,这样一来,才会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做的人去想吃饱之外的事情。如研发科技,发展文化等等。  四大古国(中国,古印度,古巴比伦

2023-04-01 12:15

阪泉之战是一场真实存在的惊心动魄的战争。

  据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,早在上古时期,轩辕黄帝征服中原各部落的过程可谓惨烈异常,原因在于,整个过程一直伴随着战争进行,其中,尤以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军在阪泉一带进

2023-04-01 12:07

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,如何规划南下灭秦国?

  赵武灵王是个实干家,他想灭秦国,不局限于纸上谈兵,他乔装为赵国使者赵招,入秦进行实地考察。  赵武灵王入秦的目的,主要是两个,一是勘查地形,为此赵武灵王还配备了几

2023-04-01 12:04

甘之战的意义: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了

  夏后启武力登上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之位后,为了排除各部落的反对力量,与不服他统治的最高领袖地位的有扈氏展开战争,即甘之战。甘之战过程非常激烈,最后的结果是夏后氏取得了

2023-04-01 12:03

洺水之战评价--对历史的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。

  洺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后发制人,赢得胜利的典型战争事例。通过洺水之战简介得知,洺水之战发生于公元622年,是秦王李世民在洺水对抗刘黑闼的重要战役。从洺水之战简介得

2023-04-01 11:51

大唐与大食命运之战--高仙芝错误判断局势

  大食是唐朝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。在穆罕默德的伊斯兰帝国兴起前,中原就与同代的阿拉伯人发生了联系。在唐朝高宗朝永徽二年(651年)大食帝国消灭了萨珊王朝(今伊朗)同年大食就派

2023-04-01 11:51